源流考究

农宰询是侬智高的后裔吗

作者:农姓族务委员会  日期:2020-03-20 点击:2204

——兼剖析南晓农氏族谱的真伪两面性

农德润   2020228

农与侬是两个不同的文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氏,“农”与“侬”的普通话读音相同,但在广西西江流域的本土读音不同,两字的字义也不同。目前,在农氏家族当中有个别人竟然鼓吹“农”“侬”同姓论,“农”“侬”一家,甚至宣称农宰询是侬智高的后裔。 早在 2007年云南省富宁县农贤生编写《侬智高家族总谱》时,就欲将农宰询编入侬智高世系,为此,笔者与贤生兄商榷,这样做不妥,因为缺乏史实依据,违背了历史事实。但直到现在还有人提出农宰询属侬智高的子孙,继续误导广大农氏族亲,为此,很有必要和大家再商榷这个问题。                 

农宰询何许人也?农宰询生于宋末元初,原籍浙江杭州府钱塘常盛泰宁人。农宰询是桂东南绝大多数农姓人的一世祖,当然他的后裔也分布在广西各地,但他的后人绝大多数分布在桂中、桂南和桂东一带,人数约十二万左右。

《南晓农氏族谱》是由农宰询的后人廿三代裔孙农宇泽和廿四代裔孙农茂祥于民国廿五年(1936年)共同编撰,1971年又经廿四代裔孙农茂蕃再次修改而成。农宇泽和农茂祥、农茂蕃三族亲分别是钦州市钦北区新塘乡洋米坪村和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雅王圩人士,三族亲均属农宰询的次曾孙农万二之嫡系裔孙。

宣称农宰询是侬智高的后裔的个别人,其理论依据是《南晓农氏族谱》,但该谱有多处严重错误的地方,笔者曾将《南晓农氏族谱》剖析过并公开在网上与族人商榷,但某个别族人为了自已的需要,把该谱视为至宝,把该谱错误的地方视而不见,偏偏拿这些错误的东西来说事,误导广大宗亲,企图制造混乱,因此,很有必要把该谱展开,揭示此谱虚假的一面。

一、《南晓农氏族谱》摘录

       为了论述方便,我们暂且将《南晓农氏族谱》简称为《南晓谱》(以下同)

为便于说明问题,弄清农氏发展真相,现将《南晓谱》有关记述摘录如下:

摘录一:《南晓谱》把侬猷作为一世远祖。《南晓谱》这样写道:“侬猷,在唐朝时代,祖籍于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屡任仕职,…世为州官之职(共任州官六十三年)至老归寿之日,以其尽忠于毕生之愿(享阳八十有四年)。”

五代图如下:侬猷→侬儒→侬智高→侬兴球(后人改赵姓)

                        侬儒→侬智科→农兴畴、农兴流

摘录二:“其子侬儒,字全福,又蒙皇上深恩,人民爱戴,袭父职,历任西源东州,广源州等州官。”“(全福)…在唐朝末,离茶阜县故乡,带领亲眷迁于广源州,…任傥猶州州官。”

摘录三:《南晓谱》载:第十四代农鳌生→农宾、农赫皆授武职,于崇祯元年(注:1628年)李闯暴乱…我祖驻兵在镇安土府的西北山区的坡骨山扎住…。

摘录四:农阜(23代)到明朝中代(注:约1500年),下官又移于顺州(注:今靖西)…又移于天保县(注:今德保县),立业大偶村,生下农坛(注:生于1835年,《南晓谱》排列为24代)生下宰询,与祖母勤俭持家,足食丰衣,祖母望其成龙,尽心送读,后来功名高中,名列翰林虎榜,蒙皇恩提拔,连任浙江省正堂之职。

二、《南晓农氏族谱》的真伪两面性

编纂《南晓谱》有其自身独特的过程,当年的编者也是抱着一种良好的愿望,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和劳动付出,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各方面条件都很有限,所以编撰出来的族谱未免存在诸多欠妥之处,我们对编者不必责备求全,对他们的良好愿望更无可厚非。但对谱中错误记述不能熟视无睹,任其泛滥,误导子孙后人。因此,我们把《南晓谱》主要错误记述作如下剖析:

(一)侬猷是汉人吗

《南晓谱》把侬猷作为农宰询世系的一世远祖是错误的。

《南晓谱》这样写道:“侬猷,在唐朝时代,祖籍于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屡任仕职,…世为州官之职(共任州官六十三年)至老归寿之日,以其尽忠于毕生之愿(享阳八十有四年)。”从这里可以看出,侬猷是唐代人,具体出生日期未明确,如果侬猷真正是侬智高的祖父,因侬智高出生于1025年,也就是宋赵祯三年,按时间推算侬猷当出生在唐朝末年间。

《南晓谱》又载:“其子侬儒字全福,又蒙皇上深恩,人民爱戴,袭父职,历任西源东州,广源州等州官。”“(全福)…在唐朝末,离茶阜县故乡,带领亲眷迁于广源州,…任傥猶州州官。”

唐末宋初长沙府茶阜县是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是汉人居住之地,侬猷祖籍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自然也应是汉人,不是外来的少数民族人,其子侬儒(全福)随父,亦当属汉人。

史料记载,傥猶州时属少数民族边蛮,侬猷是傥猶州人,历任傥猶州州官,其子侬全福袭父职,任傥猶州广源州州官,侬猷父虽没有明确史料鉴,但侬猷属傥猶州人是众多一至的说法。这样看来《南晓谱》所载的侬猷,其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

唐宋时期,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所谓羁縻制,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各土著首领在羁縻州实行自治管理,“树其酋长,使自镇抚”

羁縻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以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的重要方法,“羁縻”一词最早见于《索隐》,史载“盖闻天子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其意为:“羁”指马笼头,“縻”指穿牛鼻之绳。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针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统治手段—-羁縻政策。羁縻统治下的地方土酋必须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来担任,如当地的“族长、耆老”,大的官吏如刺史,一般都由有封建领主世袭、充任,最为重要的是羁縻州的行政首领有世袭的权利。

由此可见,侬猷和侬全福父子是羁縻州傥犹州广源州本土人。如果侬猷、侬全福不是当地土官酋长、首领,不可能出任羁縻州傥犹州广源州首领。更不用说由远在千里、数千里之外的湖南或山东调任傥犹州广源州当土官。再说如果他们真的是外来汉人自然是说汉话,听不懂更不会说傥犹州广源州的壮话,这样既不能服众,也不可能统治好傥犹州、广源州。

据载,侬全福为广源州势力最大的壮族部族首领,于1029年在当地建立“长生国”(又称“长其国”),自称“昭圣皇帝”,立其妻阿侬为“明德皇后”,封5岁的侬智高为“南衙王”。侬全福曾不接受越南的宗主地位,李太宗通瑞五年(1039),大越军队突袭长生国,虏走侬全福。侬智高遂于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自立为王,国号“大历国”,时年侬智高才16岁。这里也看出羁縻州的行政首领有世袭权,正因为如此,16岁的侬智高才得以自立为王。

据【广西民族研究 2009年第1(总第95)载:广源州蛮侬氏,州在邕州西南郁江之源,地峭绝深阻,产黄金、丹砂,颇有邑居聚落。俗椎髻左衽,善战斗,轻死好乱。其先,韦氏、黄氏、周氏、侬氏为首领,互相劫掠。唐邕管经略使徐申厚抚之,黄氏纳贡,而十三州二十九州岛之蛮皆定。自交趾蛮据有安南,而广源虽号邕管羁縻州,其实服役于交趾。(择自[]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华书局,2002年,第136页。)

以上引用材料我们得知,左江地区“种落”繁多,存在着数个不同姓氏的酋落。在唐代左江诸姓之中.以黄氏最为强大,李唐王朝主要透过黄氏对左江地区进行羁縻。至北宋年间,侬氏掘起取而代之,左江诸酋落皆对其称臣。关于左江侬氏,南宋静江知府范成大在其所著的《桂海虞衡志》中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述:“羁縻州洞,隶邕州左右江者为多。旧有四道,侬氏谓安平、武勒、忠浪、七源四州,皆侬姓。”

综上所述,侬猷、侬全福既然任傥犹州、广源州州官,从侬猷到侬全福再到侬智高祖公父子都应是傥犹州或广源州本土人,并非汉人。所传侬猷来自山东经湖南到广东南海再到左江一带,或是祖籍于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其屡任仕职,世为州官之职(共任州官六十三年)至老归寿之日。都是误传罢了,无确凿的史实依据。

(二)农宰询不是农坛的儿子

据《南晓谱》载:农阜(注:23代)到明朝中代(注:约1500年),下官又移于顺州(注:今靖西)…又移于天保县(注:今德保县),立业大偶村,生下农坛(注:24代,生于1835年)生下宰询。

《南晓谱》称:“始祖公宰询,原籍于天保县(注:今德保县)大偶村,后因功名高中,蒙皇上选拔,赴任湖北省武昌县正堂之职。越数年,又调任浙江省杭州府正堂。祖公并将家属全部带去,安置于钱塘县泰宁乡。”又说“廷谕、廷谋(应为廷琪),皆随父上任,赏戴花翎,统兵湖北省天门县,后也落业于此。…廷训祖公,留在故乡,服待祖母和理料家事…”

如果我们不看历史年代,只看《南晓谱》的五代图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的,因五代图只是排列出祖先名字的世系发展情况,无法辩别其真伪,所以《南晓谱》误导了不少的读者,毒害了不少的农氏族亲。

农宰询真是天保县大偶村农坛的儿子吗?让史实来说明问题吧:

据《德保县农氏族谱》(P413)载,农坛约生于1835年清道光年间,农坛—生福祥、福清二子。有福祥墓碑文载:福祥乃农坛之长子也。德保县马隘乡大偶屯和大录屯的族谱并无农坛生农宰询的历史记载。

我们再看农宰询和农坛的出生时间:农宰询约生于宋末元初(约1280 年),而农坛约生于1835年清道光年间,如果农宰询是农坛的儿子,那么儿子比父亲早出生550多年,显然《南晓谱》记载荒唐可笑。如果农宰询真是农坛的儿子,农宰询的后裔至今已发展到30代,按照清道光年间(1820年~1861年)至今历时180多年,即每发展一代平均历时6年,这样更不可能。

实际情况是农宰询约生于宋末元初(约1280 年)至今历时约740年,平均每发展一代历时25年。平均25年发展一代符合人类人口发展规律。由此可见,农宰询不是农坛的儿子。

同样道理,《南晓谱》把侬猷作为农宰询世系的一世远祖,同样违背了人类人口发展规律。侬猷约生于960年,农宰询约生于1280年,侬猷至宰询历时320年,发展25代人,平均每发展一代历时12.8年,也不符合人类人口发展规律。所以侬猷不是农宰询的一世远祖,也就是说,农宰询世系不是从侬姓改姓而来的。事实胜于雄辩,任何人欲改变农宰询世系由侬姓改姓而来的企图是枉费的!

(三)世序混淆,时序倒置

    血缘亲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认同,应是谱牒产生的根源,口述口传的世系,正是家谱滥觞。按《南晓谱》记载:第三代侬智高生于1025年,至第十五代的明末的农宾、农赫,十二代历时576年,平均每代历时52年,同样违反人口发展规律。

再看《南晓谱》所载的第二十五代的农宰询是元初人,而第十五代的农宾、农赫却是明末人(约生于1620年),第二十五代比第十五代早出世约340年,实属荒唐。而今天有一个宣称对农姓历史最有研究,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的高级教师竟然对 世序混淆,时序倒置的所谓“老族谱” 缺乏“求是”精神 ,不但不敢正确面对“老族谱” 的错误,反而千方百计利用这些错误,断章取义,变本加厉地胡弄大众,进行学术造假。 对待这些所谓的“老族谱”应该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历史已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有人胆敢继续造假,天理不容,将会招致神人共怒,如 他一意孤行,敬请自便 吧!

三、修谱必须坚持考证求实原则

针对古今修谱中攀附造假抄袭拼凑的现象,考证求实应提到修谱必须坚持的原则高度。在修谱全过程尤其是对祖源世系的梳理和澄清,考证既是原则又是方法,没有考证鉴别求真求实无从谈起甚至不能修谱。对历史人物事件充分考证之后才能做到观点有据、存信阙疑、直隐相成。

《南晓谱》并非是家存的老族谱。按该谱主修人员所述:“德宽、德稳公(注:宰询十三代裔孙),由于人丁渐盛,又分上福禄村居住,搭造茅舍,因而不慎,自失火焚燎,则宗谱也被烧掉,公恐失去宗支,难以追远,当即返回老村逐一誊抄,则存留至今…”。“直至民国廿五年叔父宇泽,长兄茂祥承本族老之命,恐宗谱还有遗陋,即以随家搜访,征求裔书,…经过精心细致汇集,归纳成本。”“公元一九七一年春节,余(注:农茂蕃)再把许多旧存的族谱,详细对照,反复研究,…用数日之工,而谱始成”。

虽则如此,但《南晓谱》的主修人员依然缺乏考证求实的原则精神,对历史人物存在攀附造假抄袭拼凑的现象,对历史纪元、历史事件缺乏了解,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因而编写出与事实相悖的族谱来,误导了不少族亲。

这些《南晓谱》主修人员,他们本身就是农万二祖公的嫡系裔孙,但他们对开明、万二先祖的居住地并不了解,称:“开明始祖公生下三男,见大偶村峦山重叠,…在明末那年,择居于木兰丹州白马苑县那北我村。” 真实情况是:

(一)宰询世系的发展史实

据我族多本的老族谱记载,我始祖农宰询公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常盛泰宁人,妣王氏续妻张玉蒙,生三子:廷训、廷瑜、廷琪。元朝年间,先于原籍浙江杭州府仕职,后奉旨赴湖北武昌仕正堂。年晚与次子廷瑜旋籍(返回浙江)。询公刚正不苟,三个儿子其性都刚强,难免多与人不睦,恐祸生不测,故始祖命训、瑜、琪三子各择吉地而分居各地。然又虑后代子孙蕃昌,若不识祖宗之根本,亦不识兄弟为连枝,安能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之义,势必致亲兄弟如路人矣!故修族谱,内中题诗一首,各带一卷在身。

其诗云:

父带三男仕武昌,生成禀性最刚强;

含仇起祸情难料,抱恨生端理亦常。

散处遐方营第宅,各寻胜地集祯祥;

此诗万代须传记,识得来由总炽昌。

农宰询及其三子农廷训、农廷瑜、农廷琪各自的发展路线如下:

1、农宰询带三子由浙江→到武昌仕职;(父带三男仕武昌一诗为证)

2、农宰询带次子农廷瑜由武昌→返回浙江落业。(谱载:次子与父旋籍)

3、农廷琪由武昌→湖北天门。(谱载:三子琪公奉旨征战湖北天门县,而获殊荣,遂居此县西城街)

4、长子农廷训奉旨赏戴都司衔由武昌→征伐广西平乐→梧州→浔州→思恩(今武鸣、宾阳、上林、来宾)→后署仕武缘县(今武鸣)。生育开明、开猷二子。(廷训公墓葬武鸣,年久失修,墓址不详)

5、第三代祖先农开明(廷训之长子)几经迁移,由武缘(即武鸣)→广东高州→茂名→交趾地→钦州茅岭那妄村→横州南龙塘下黎村落业发枝。开明生下三子:农万一、农万二、农万三。农开明及长子万一、次子万二均居住在横县下黎村。其中农万一后来移居横州西津村,生下五子。万二留居下黎村,生下六子。农万三则移居贵县繁衍发枝。农开明、开明妻、万一妻、农万二、万二妻五人死后均葬于横县下黎村燕子岭,穴名称为燕子把栏杆,当地人称为“天下农”。五个祖墓安葬的具体祖先是:从坐方的右至左万二公墓,开明公墓,开明太婆墓,万一太婆墓,万二太婆墓,界堆。

农万二的第二子农喜燕(又名农期)从横县下黎村移居南宁皂角村,有墓碑为记。邕宁、钦州大部分的农姓是由农喜燕发枝,现已经发展到二十九代(平均每代25年),约二万五千多人。

6、廷训次子 农开猷从武缘(即武鸣)迁移到永淳(今横县峦城)、横县落业发枝。生下辉经、研经、振经、钰前、钰后、钰左、钰右。子孙后代现分居六景,石塘,陶圩,校椅等镇。

(二)乱认祖先  侮辱列祖列宗

家谱被称作国史、方志的补充,不管是对于个人、家族还是社会来讲,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家谱的纂修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攀附名门、乱认祖先、杜撰伪冒等等。仔细分析,不少是从其他家谱搬来的,多谱比照,刻意拔高,攀附名人、编造世系,显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实属错记误记,以讹传讹。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今天传世的所谓的“古谱”,一些是明代撰修的,而大多数则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修编的。

由于古谱无据,参照无本,只能靠口口相传和先辈的残存记忆与道听途说的信息来修谱,因而“私造官阶,倒置年代”,所载的族谱令人啼笑皆非。但在农姓族人中,就有个别人自称学识最高,对农姓的发展史最有研究,提出所谓“尊神农,敬智高”是最经典的口号,还伪造一些所谓老族谱和族老纂写的东西来误导不明真相的族人,以彰显其具有高人一等的理论水平。

攀附名人,借助名人效应,大造舆论,在农姓族人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宋初侬智高,16岁于傥犹州建立“大历国”,自立为王,10525月,27岁的侬智高举兵反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攻入邕州,建立大南国,接着直捣横、贵、浔、梧,围困广州,57天不克,遂撤北上,其后侬军直卷粤桂两省,名声威振,在珠江流域影响很大,不管结果如何,侬智高不愧是一个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在族人中广为流传。由于侬智高产生的历史影响,使得农氏中那个研究史学最有“权威”“学识资深”的“高级教师” ,在侬智高问题上大做文章,伪造侬智高家族历史,慌称侬智高也是汉人,称侬智高的爷爷侬猷从雁门来到山东,见到有姓侬兄弟,并“农”字有“奴意”、“贱意” ,遂弃农姓改为侬姓,这样方能做官,侬智高起兵反宋失败后,害怕宋朝廷抄家灭族,遂又复回农姓,说什么侬字太强硬,表示今后不再做官,老老实实务农。其一派胡言完全是主观唯心臆测,没有任何真实史料依据。他到处鼓吹“今天绝大多数农氏人都是侬智高后裔 ,并用侬智高来站队划线,凡是不承认农姓是由侬姓改姓而来的,统统是 “排侬”、“反侬”、“反侬智高” ,是“叛祖逆宗”的分裂分子。 不承认农宰询是天保县大偶村农坛的儿子,就是企图割断与农坛的连接,割断连接上侬智高,农宰询也连接不上雁门郡,就变成了“虚无缥缈”。这是何等的强盗罗辑!

试问,农宰询不接到侬智高,就不存在吗?他今天在广西10多万的裔孙又从哪里来?当年侬智高举兵反宋初期的5000人侬军里的广大侬氏至今都没有后人吗?如果 20%是侬氏,侬军就有1000个侬氏,难道这一千侬氏都是侬智高的儿孙?他们的后人都是侬智高的后裔?就算当年这些侬氏因兵败怕受牵连而改为农姓,他们的后人也不可能是侬智高的后裔。答案肯定不是!

(三)攀附名人,造假家谱

中国人传统上有极其强烈的祖宗崇拜倾向,那么乱认祖宗几乎就是不可想象的事,家谱造假,就是乱认祖宗的典型表现。家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繁衍,具有记录家族历史,明世系,辨血统的功能。通过修家谱,追本溯源,考明世系,认祖归宗,显然可以起到强化祖先崇拜的作用。

编修家谱,寻根问祖、梳理家脉、传承家族精神,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攀附造假、乱认祖先就有违家谱的本意了。由于年久失传,加之兵灾频起,家谱根本就难以做到准确记录世代相传。乱认祖宗,家谱造假,说到底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往自己脸上贴金,当然就是为了让自己更有脸面。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更有脸面,到了不要脸的地步。这种人为了说明侬姓出自炎帝神农,来自山西雁门郡望,抛出了“农”“侬”同出雁门,同根同源,绞尽脑汁,不释造假之能事,将二十多年前农姓族务委员会编纂《雁门农氏宗族谱》时,早已摒弃了的《全国侬氏老族谱》和《南晓谱》又重新翻了出来,他们闭口不谈这两本族谱的重大造假、 倒置年代之处,继而还编造出新的假谱来。他们打着广西农(侬)氏族谱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旗号,鼓吹“侬智高爷爷—侬猷家族是山东侬氏”,“横县农荣标、农春谦共同重新整理的《广西横县旧农氏族谱》时也如此注明:侬?(不详)—侬历贞  灿琼 —增佳 (从雁门迁入浙江杭州)增连—侬猷—侬儒(字全福)”“侬历贞有后代,生灿琼--琼生增连、增佳、增祺;增连生侬猷--猷生儒(字全福)”,“研究中心”这几个人如此的坚信自古就有侬历山、侬历贞,侬历贞→侬灿琼→侬增连 →侬猷这段造假家谱,又称侬智高的爷爷侬猷从雁门来到山东,见到有姓侬兄弟,觉得“农”字有“奴意”、“贱意”,遂弃农姓改为侬姓,前后自相矛盾。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自古就有侬历贞,何时“侬姓”改为“农姓”?反之如果自历贞之前就有侬姓,侬猷自山西雁门到山东就不存在改姓问题。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笔者时为《雁门农氏宗族谱》副总编,当年农荣标、农春谦根本没共同重新整理上述的资料,纯属此翁造假。

鉴于《全国侬氏老族谱》和《南晓谱》重大造假,严重失实,实属赝谱,所以农姓族务委员会在编纂《雁门农氏宗族谱》时不予确认载谱。见该谱P61编委会按语。

四、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大家知道,在上古炎黄部落时期,还没有发明文字,直到殷商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 才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的汉字。没有文字,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人类的衍历过程只能靠画图或口传。从上古炎黄部落时期到商代相距有一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漫长的历史时代,很多古代历史事件只是一种传说,炎黄二帝的发展过程也是在后来的考古中才印证出来。

在农姓族人中,有个自称为广西农(侬)氏族谱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所谓“权威学者”多次在各种场合声称:“虽然说农姓得姓于炎帝神农,但广西几乎很少有能直接从炎帝神农连续接下来的,绝大多数还是过去侬改过来。拿神农来作广西农氏最古祖宗,显然有悖于广西农氏历史,也不符合我们广西农氏的真实历史情况。” “侬智高爷爷侬猷才是正宗广西雁门老祖宗。如果以神农作为我广西农姓最高祖宗,又挂雁门堂,是不伦不类的做法”,“…侬是农的灵魂”,“…神农炎帝本姓姜,不姓农,更不是在雁门出生的,怎么可以把神农炎帝直接拿来当作当今广西农姓人的始祖呢?” “广西农氏只有链接侬,才可能接到雁门,雁门农也才可能链接到三皇五帝时期的神农和农正官”,“只有雁门农才是农姓始祖,并非神农”。如果这些话出自普通人之口还情有可愿,但他作为“对农氏发展史最有研究”,“学识最高”的“高级教师”说出这样的“学术研究”论述,纯属满纸废话! 

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炎黄为人文共祖,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融汇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我们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远古中华大地,有两个部落最有名:一个是偏居西方的姜姓部落,炎帝神农氏是他们的首领;另一个是偏居东方的姬姓部落,黄帝轩辕氏是他们的首领。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轩辕黄帝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中华儿女,皆自称为炎黄子孙。因为炎黄二帝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因此成为世界上融合能力最强的一个,同化了一个个不同血脉的民族,构成了如今这个庞大的中华民族。从文化意义上来讲,凡是认同这个文明的,都能够算得上炎黄子孙。从上古时期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中华民族才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炎黄二帝的子孙繁衍,姓氏的派生演变,人口和姓氏也相应得到了很大发展,仅姜姓一支就占有16个地方,发展成为247个姓氏,接着又在这个姓氏基础上,派衍出上千个姓氏,由黄帝姬姓发展出来的姓氏就更多。今天海内外华夏子孙认祖归宗,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或者说信仰共同体,而站在最上层的炎帝也好,黄帝也好,其实是一个姓氏“信仰始祖”。

根据1996年的资料,我国目前使用的汉字姓氏约为3600多个,其中大多数都是炎黄二帝发展而来,有哪个姓氏能够直链接到炎黄那里去呢?从上古炎黄二帝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至少已繁衍发展了200多代,又有哪个姓氏能够连接上?如果都象某翁所说的那样,凡是不能连上炎黄二帝的,都是 “虚无缥缈”,都是 “有悖于”姓氏发展历史,这样炎黄二帝作为中华人文共祖就象空中楼阁,炎黄子孙也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里还有伟大的中华民族?

古无文字,历史漫长,又有兵灾祸乱,人类发展迁徙各走西东,各姓氏族谱记载遗失断代是常有的事,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种现象。寻根问祖,怀念祖先是华夏子孙共有的传统美德,编纂族谱家谱,既是生生不息、瓜瓞绵绵的血脉传承,也是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的传承。族谱编纂应该秉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事求是,不造假,不攀附的求实务真原则,杜绝张冠李戴,生搬硬套,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虚假行为。但某翁就不是这样,他胡说“农氏最高老祖宗是侬智高的爷爷侬猷” ,不是 “炎帝神农”“…侬是农的灵魂”,“农氏只有链接侬,才可能接到雁门,…才可能链接到三皇五帝时期的神农和农正官”。我们不禁要问:据你所说,你只知道自已的前十代祖先,但你口口声声说是侬智高的裔孙,侬智高距离你有40代人(约一千年),足足断了30代人,你是怎连接的?你的最老祖宗农泰玄不是“虚无缥缈”了吗?还有你所说的那个“雁门侬猷”,雁门郡设立于周代 ,而周代离三皇五帝神农时期约有3000多年,这3000年侬猷又是怎么连接上炎帝神农的?在这3000多年里少则也发展了100代,这一百多代你都知道是谁吗?吹牛皮不要本钱,也不要脸,真不知此翁知道人间有“丑”字否!

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神农氏是农姓的得姓始祖不容篡改,企图用侬猷来替待炎帝神农氏做农氏的最高祖宗,广大农氏族人绝不答应!